發表文章

特權的滋味

圖片
  早在客人登機之前,座艙長就已經告知大家今天飛回台灣的班機上,會載到一位VIP, 他是位政府官員,落落長的頭銜,對小CA(註1)而言也記不太住,印象是偶而在電視新聞上看到他在國會諮詢砲火猛烈的模樣。總之這樣偉大的人物,就交給資深的阿姐負責吧,小CA是如此想著。 這位VIP登機的畫面是如此讓人印像深刻。 兩百多位客人都已登機就坐且等得不耐煩之後,才見他和隨扈一行人姍姍來遲。許久不見的站主任護送他上機,還客氣地為其拿包包,帶位到商務艙位子坐定後又寒暄了幾句才離開,飛機這才允許關門後推。 今天輪到小CA負責販賣免稅品,一如往常的港澳航班,她收到雪片般的訂購單,這樣的航班最受歡迎的是價差幾乎是一半的香菸,公司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,狹窄的客艙空間硬是多上了一台香菸車,總計數量有幾十條菸,希望能賣個夠! 起飛後,小CA接到商務艙阿姐的電話:「今天的香菸全部留給VIP。」 不諳世事的小CA在心裡想:VIP和其隨扈頂多五人,根據中華民國海關的規定,入境台灣一人是一條香菸的免稅品限制,他們五個人頂多只能帶五條菸,而且數量還得包含自己隨身攜帶已開封的香菸。小CA惦記著訓練時期教官的指示,賣超額的免稅品時務必要詢問客人知不知道相關規定。 她傻傻地問說:「我結帳時需要提醒他海關規定嗎?」 電話那頭的阿姊愣了一下:「不用,等等下機有人會來接他們。」小CA還搞不清楚狀況時,阿姐補了一句:「你把菸全拿過來就好,等等我幫你結帳。」語畢姊立刻掛上電話。 接下來是大工程,先前幾十張收到的訂購單有一大半都要購買香菸,小CA只能一個一個致歉,獲得的多是客人沒好氣的白眼。 小CA包了一袋又一袋的香菸,心想不知道VIP要怎麼拿下機,貼心地又附上幾個大袋子。 飛機抵達台灣後,全機客人迫不及待下機,座艙長廣播請客人稍坐,正當組員們搞不清楚狀況時,接到阿姊的電話:「場站指示,VIP優先下機,已經有人來機邊接他們了。請其他客人稍坐休息。」 原來有人會特別來接他們啊! 這下小CA覺得當初自己擔心VIP一行人如何拿得動這麼多香菸的香法既多餘又愚蠢! 被窗簾隔開的經濟艙客人並不知道前面發生什麼事,時間一分一秒過去,兩百多人擠在一起的客艙開始躁動不安,不斷詢問為什麼不能下機、何時可以下機? 小CA只能表示此為場站指示, 茫然地接收客人的怨氣與指責,她無奈看著窗外,心想:今天大概又要DELAY了吧。 註1:小CA,CA是

那些孩子們教我的事

圖片
  師大畢業那年,當時產學合作非常興盛。我因有一點點業界的經驗,有機會到技職學校分享自身的想法。有一段短暫的時間,我回到校園教書。也認識到一群18歲的孩子。他們的生活是和我完全不一樣的。 大部分人從很小就出社會打工貼補家用,之後忙於工作又想補足學歷的不足。科技大學推出的產學合作方式正好可以滿足上班、上學彈性的學分班,成為首要選擇。相形之下,當年18歲的我正在享受大學生活的美好、伸手向父母拿錢、打工只是為了學習社會經驗,實在十分幸運。 剛開始教他們,我始終抱著自己從小被教育的固有思想。如:學生就是要認真上課、念書、交作業...這是他們的本分。卻從來沒有想過:如果這些他們不需要呢?如果他們真的不喜歡念書呢?如果他們在工作上有傑出的表現,有必要強迫他們聽講嗎?他們真的需要的是什麼? 當時面試我的主任,曾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:「我想要找一個不是''教''他們的老師,而是''帶''他們的老師。」 當下無法參透「帶」他們的含意。我來面試當老師不就是要教書嗎? 我曾經花了很多時間備課,還找了許多自己從來不懂的領域資料想要豐富課程。只是這樣的我面對這些學生,上課又在意學生的反應,真的大失所望的! 畢竟這一切對他們而言太難了! 大部分人一整周都忙於勞力付出的工作,早上六七點起床、忙到晚上九十點是常有的事,住在六個人一間的宿舍無法好好休息、缺乏睡眠感不上早八的課。甚至有學生跟我抱怨:說好聽是「產學合作」,其實他們只是連勞基法都無法保障的廉價勞工罷了。 工作上各種扣錢扣假的方式,所有的精力在工作上已消磨殆盡,即使18歲年紀輕輕的花樣年華,也敵不過高度勞力的工作,讓他們不得不在課堂上尋找喘息的機會,上課打瞌睡是常有的事。 那時候早上的課程,絕對不會有人準時來教室,一班修課的學生,大概有50、60位,但常常上課的人數只有20位,到了學期中更慘。大概要20分鐘後,小貓幾隻才會拎著早餐姍姍來遲。 另外對我殘酷的現實是:「課堂上的知識可能不見得比他們在工作上學得多。」有幾次早八課堂鈴響,我一個人面對空蕩蕩的教室,看著準備許久的PPT、滿滿的講義。懷疑著自己在幹嗎? 古人云:「師者,傳道授業解惑。」 我想我是錯把重點放在傳授知識上了。 學期過去了,我發現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求傳授多少專業知識。如果他們重心不放在讀書上,我能給予他們一點點生活

私底下的他

圖片
  很久以後,每次在新聞上、網路上看到他的新聞,我還是忍不住想起那件事。   這位先生是位公眾人物,姑且稱之為黃先生吧! 黃先生在國內首屈一指的公立大學教書,優秀的學歷背景讓他在學術上的影響力不可小覷。他的成就不只來自於卓越的學術經驗,還有極力推行的教育改革。經常在臉書發表教育理念的文章、親切地與網友互動、和學生打成一片,有著清新親民的形象! 如此優秀的公眾人物,卻沒有文人風骨的不可一世。留著率性飄逸的髮型、丟開西裝領帶的束縛,穿著簡便的T恤,背著浪跡天涯的背包,為的是能更機動性地活動、推廣自己教育理念。 完全形象百分百! 那天一大早和友人準備搭乘非常早的班機,一拿到機票當然是到貴賓室吃早餐休息。 我們找了一個可以清楚看電視新聞的位子坐下來,隔壁桌髮型特別男子引起我的注意,他好眼熟:「哇!他是電視上那位黃先生!」 黃先生一如媒體上看到的隨興打扮,專注地看電視新聞、吃早餐。 我悄悄的跟同行者討論:「你看他是不是OOO啊?」「本人跟電視上沒差吼」.... 我們在他隔壁桌若無其事地吃早餐,但眼角餘光又忍不住偷瞄這位杏壇大明星,充滿了好奇。沒多久,黃先生揹起他的包包離開,只留下桌上一杯喝過的咖啡。 「他應該去登機了吧?」、「不知道他要去哪裡?」、「一定是參加學術研討會吧,哪像我們出去玩耍啊」... 貴賓室人愈來愈多,有些人開始找不到位子。很快地,黃先生原本沒用完的咖啡被收走。兩位地勤恭恭敬敬地為一位貴賓帶位,坐在黃先生原本的位子。 沒想到地勤離開沒多久,黃先生背著包包,拿著一盤食物回來了。 他看了看那位貴賓,冷漠地說:「先生,這是我的位子。」 貴賓先生顯然很訝異,畢竟是兩位地勤為他帶的位, 他試著擠出笑容:「不好意思,我以為這邊沒人,剛剛兩位地勤帶我....」 不等貴賓先生說完,黃先生氣急敗壞地插話:「這是我的位子,我剛剛就坐在這裡。不信的話你問旁邊的人。」他豪不客氣地用食指著隔壁桌的我和同行者。 換我們傻住了,我們居然被這位原本覺得遙不可及地公眾人物牽扯進去這件蝦事,驚訝那位媒體上溫文儒雅的黃先生居然為了一個位子大動肝火。另一方面也為貴賓先生叫屈,推測黃先生離開去自助區拿些食物但沒有在桌子上放「使用中」的牌子,所以地勤人員誤會這張桌子已經沒人使用,才會幫其他人帶位啊! 我還以為黃先生會用一個比較文明的方式,來解決這件事情。 但看來,他解決問題的方式,和在路上因小事爭執而上

疫情下空服員的生活

圖片
這幾天本土疫情突然大爆發, 台灣過了一年多的太平盛世,突然掉入另一個世界。這個世界,曾經是當初我們在新聞裡看到就搖頭嘆氣的其他國家。 時光彷彿倒轉,每個人回到一年多前,那個COVID剛出現如臨大敵的時候。 回到買口罩(幸虧現在口罩已不缺了)、到處噴酒精、保持社交距離....。敵人仍然在看不到的地方,不同的是這次已經擴展到社區感染了! 看著各行各樣如臨大敵一般,在航空業的我有種:「啊,我們已經這樣過了好久喔。」 時間倒退到一年前疫情大爆發的日子,最直接影響的就是航空業,運能下降、航班大減、薪資對砍再砍...。不只如此,第一線人員開始恐慌,大家害怕上班、害怕染疫,因為有許多從國外逃回國的逃難朝、更有許多轉機回中國的客人(當時大陸已經禁止歐美航班,導致許多陸客都選擇由台灣轉機回大陸)。 當時沒有任何防護衣、防護裝備的保護,連帶個口罩都要請示高級主管的日子,我們穿梭在歐美、日本、中國等那些被外交部評為紅色緊戒的國家,服務著可能染疫的客人。每天都風吹草動害怕自己確診、稍有咳嗽、流鼻水等症狀就疑神疑鬼。 那時各家航空公司也是第一次面對這種狀況,政策一直改變,經過再三地開會修改,一年下來公司也慢慢找到自己的SOP了。 我們開始穿上防護衣、手套、口罩、防護面鏡。每天早晚被嚴格地要求量體溫、評估身體狀況、紀錄曾經到過哪些地方、遇過哪些人,畫押一張又一張的健康申明表,在機門邊不斷等待飛機消毒,下班除了通過國門之外、還要通過公司特別設計的消毒門,錯開和一般內勤不同的行走路線,各種防疫知識的評量與教育,還有無止境的居家隔離....等等。這樣的生活,成為這一年多來機組員的常態。 此時此刻組員更沒有生病的權利,各家醫院診所只要插入健保卡就知道你的工作,並能決定是否拒你於千里之外。同事不敢讓鄰居知道自己去上班,叮嚀孩子別在學校說出自己在哪裡上班,更有甚者甚至拒絕和機組員共住一個社區...等歧視。 原本令人稱羨環遊世界的工作,曾景何時,各種派飛成為莫大的壓力。這場壓力不止於來自這個莫名的病毒了,更多的是來自整個社會輿論的不解與批評。 一年下來,大家慢慢習慣口罩的悶熱、與防護衣的不方便。偶而摘下口罩喝水吃飯,對同事臉上一圈又一圈的口罩痕早已習以為常了,我們常開玩笑:以往重視妝容的空服員,現在化妝只要畫一半就好,戴上口罩連口紅都省了。最好粉底也不要擦口鼻部分,除了賺少少可以省錢外,擦了粉底後的肌膚 口

[裝潢] 裝潢日誌-尋找設計師的 to be,or not to be...

圖片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前言 從二月交屋到現在,也住進新房子一個月了。 對於平民百姓的我,買房是件大事,接踵而來的是裝潢! 房子是全新成屋,除了基本的電插頭、幾盞燈,其實百廢待舉! 所有地板、天花板、插座位置、家具、家電...都等著你傷腦筋。就像一塊空白畫布,需要用色彩揮灑每個地方。填滿的過程,有美麗也有哀愁,因此我想要記錄這段裝潢設計的過程。 也曾考慮同建案的廣告戶,其附上所有裝潢,能夠省事不少!但想到如果經由這次買房,可以依造自己的生活習慣量身訂做,那不是很好嗎? 我們選擇可以遠眺淡水河的高樓層,天氣好時,映著陽光河面會閃閃發光;下雨的時候,河面像披了一層紗,有雲霧繚繞的感覺;夜晚時刻,岸邊華燈初上,河面也倒影著台北的花花世界。這次室內設計,也希望保有這全部的優點! 由於我跟SC對室內設計完全沒有經驗,之前的房子也是前屋主裝潢好的。比較過自行發包、統包、設計師後,我們決定交給設計師! (但最後找的設計師,其實跟統包沒什麼兩樣,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...sigh) 決定交給設計師後,緊接著我們也掉入上網查各種資料的漩渦裡,從台灣網站查到歐美、再到大陸,PTT、mobile01;pinrest、小紅書、Youtube、Houzz….一邊看到喜歡的照片便先存下來,這陣子手機裡全是裝潢設計的照片。 我們先決定住家的風格,思考什麼是自己需要的?由於第一次買房的時候是買前屋主裝潢好的房子,SC一直覺得前屋主的房子裝潢太過頭了,很多設計不太實用,例如現在很流行、很美的開放式廚房、中島設計、白色烤漆...都是這次不考慮的。新屋是不大不小的三房兩廳,想要走溫暖的無印良品風格。這種風格並不難達成,坊間的設計師多也擅長這樣的風格。 不過看了這麼多室內設計的照片之後,老實說我們都有點麻痺了! 看來看去、還有臉書不斷跳出的設計廣告幾乎都大同小異。這些美麗的照片其實有賴廣角方式拍照、配上軟裝布置、家具擺設、還有因屋主還沒入住,只擺放少許的用品,才凸顯整個空間的清新,我們很少特別看到哪件作品,會讓人有特別WOW的感覺。 但事實上,也可能是我預算不夠深,沒有研究裝潢花費更高的房子啦! 我們購買的是新成屋,比老屋重新翻修簡單一些,建商附贈了廚具、衛浴,因不是客變時候就下單的,也無法退掉折現。建商送的倒也中規中舉,我們不打算打掉這些廚具、衛浴。因此

[電影] 獵殺星期一 - What Happened to Monday?

圖片
劇情 / 推理片 Imdb 評分: 6.9 故事設定在離現在不久之後的 2073 ,因為人口過剩、地球資源有限,政府推出了「一胎化」政策,嚴格控管每個家庭只能生一個小孩,第二胎之後的孩子將被相關單位帶去未知的「休眠」。

歡迎新朋友Uber Eats

圖片
幾乎身為組員都遇過同樣的一件事 : 飛到國外,睡到當地時間半夜醒來,肚子餓到睡不著覺 !